武元甲:被越南吹上天的“红色拿破仑”,为何熬到1979年才露馅?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5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33

【引言】

历史上,两位社会主义国家将领被誉为“红色拿破仑”: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与越南的武元甲。其中,图哈切夫斯基的“红色拿破仑”称号是通过军事成就赢得的。

然而,武元甲的这一称号,很大程度上是夸大其词的结果。

【一、“红色拿破仑”武元甲】

武元甲为越南初代领导人中最长寿者,历经胡志明、黎笋、长征等人逝世,活至21世纪,享年102岁。相较于评价不一的领导人,他被誉为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”。

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,武元甲虽任越南国防部长,却已失实权,且反对黎笋入侵柬埔寨。故武元甲被视为“无罪”。他曾三次登上《时代》周刊封面,名扬四海。

1911年,武元甲生于越南广平省农村,父为当地知名地主。长辈取名武甲,寓其“文武双全”。武元甲后展文学气质,在越军中获“文兄”之称。

武元甲初入法国殖民者学校,早年即展露非凡天赋,并初涉左翼思想。后加入新越革命党,多次因组织独立活动被殖民地警察逮捕,被列为危险分子。

武元甲后赴河内大学学法并毕业,但因“危险分子”身份未获律师执照,转而成为教师,并在左翼报刊积极发表言论,至此仍为“标准文人”。

1940年,武元甲因法属殖民当局逮捕左翼成员流亡中国广西,遇胡志明并成为其追随者。他在此训练了34名北越农民组成的印支共首批武装,他们无枪,标志武元甲弃文从武。

此后,武元甲始终担任北越武装总指挥,至复活节行动前为越南武装实际领袖。他未入正规军校,自称“丛林军校”出身,却领导越共军队赢得了抗法及越南战争。

武元甲所谓的成就多属纸上谈兵,其实际能力难以确定。这些成就主要是越南当局为树立榜样而夸大的,与武元甲本人的真实贡献关系不大。

【二、打赢了也没什么可骄傲的】

威斯特摩兰将军,驻越美军总司令,曾评价武元甲:“若美军指挥官如他般损失惨重,早被撤职。”但将美军与越军直接比较,确有不公之处。

威斯特摩兰将军如此评价必有依据,他认为武元甲无疑是个“屠夫”,此判断体现了他个人的观点与看法。

奠边府战役是武元甲将军的骄傲。此役,北越军队虽获胜,法军损失惨重,但越军伤亡亦极大,毫不逊色。

奠边府战役中,越军以四倍伤亡代价拖垮法军,损失2.3万,战死8000。法国人认为,北越非战术取胜,而是人命堆出胜利,让法军觉得伤亡远超殖民地收益。

武元甲深知所谓胜利真相,其抗法初期战略非保实力,而是以十换一法美军人,意图借重大伤亡摧毁敌军意志。

武元甲对法拉奇称:为赢越南战争、击溃美国,任何代价都值得。全球每分钟都有人亡,为革命统一,同胞牺牲亦无妨。我们未能驱美军,但旨在摧毁其战意。

武元甲的成就含水分。越南战争两大重要战役为“春节攻势”与“复活节攻势”,一者被视为越军大胜,另一则促使美军决定撤离越南。

事实上,北越在两战役中未占上风。“春节攻势”中,越军虽胜顺化,但损失6万,美军仅伤亡200,南越军损数千,北越总体伤亡惨重。

“复活节攻势”中,北越军队大败,30万大军及几乎全部装甲部队出战,装甲部队遭美军全歼,十万士兵被灭,美军仅损300人,南越军损失30万。

越南战争主要为越南人与美军冲突,但死者多为越南人。复活节攻势后,武元甲因伤亡惨重被剥夺实权,虽名义上仍为军队总指挥,却无实际指挥能力。

越南人仍称武元甲为“战略天才”,因“复活节攻势”迫使美军全面撤出越南,并在巴黎和谈让步。但1979年后,武元甲的虚名再难维持。

【三、名碎1979】

六七十年代访苏后,武元甲认为苏联战术更先进于中国,回国后推行“机械化”。但在“复活节攻势”中,其成果被美军战机摧毁,几无实际效用。

中越战争前夕,武元甲声称中国战术已过时,并表示越南已全面备战。

越南有利之事,他坚决支持;无益则反对。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,我军行动证明越南军队难以抗衡,武元甲战前豪言尽破。

抗法及越南战争中,武元甲决策犹豫,决战时难下决心,且常忽视中国顾问团意见。但作为非军事专业将领,他表现已属不错,带有文人常见的缺点。

抗法战争初期,陈赓提议武元甲围歼敌军。战至半程,越军伤亡较重,武元甲犹豫,询问陈赓是否放弃,因目标难达且部队疲惫。

陈赓一反常态,急切地在电话中怒斥:“若此战不胜,我即刻离职!此刻指挥部若动摇,将断送战役胜机!”

边界战役是抗法战争的首战,主要由陈赓指挥。若此战失利,北越将面临覆灭的危险。

武元甲见陈赓战术奏效便盲目效仿,致其指挥的战斗损失惨重,仅知命令冲锋。奠边府战役中,韦国清作用重大,武元甲实为中共将领教导的“学生”。

中国顾问团赴越前,武元甲对法军屡战屡败,1949年北越失河内,退至中越边境。其所谓“成就”,多在中国与苏联顾问协助下取得。

武元甲率领的越军在与昔日“老师”交锋时,因实力差距,失败几乎成为定局。

【参考资料:】

陶短房于2013年在《廉政瞭望》上发表文章,专题探讨了越南大将武元甲的相关事迹,保持了语句通顺与逻辑清晰,用词准确。

沧浪在《决策》2013年第11期中发表文章“红色拿破仑”,该文章刊登于该期刊第2页。